- 发布日期:2025-08-16 02:18 点击次数:167
《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》
简介:
林秋然穿越了,穿到古代农家,原身男人战死,只留下一个遗腹子。
婆婆说给她备一份嫁妆改嫁,把孩子打了也好嫁人,不求着她把孩子生下来真是万幸,林秋然答应了。
第二天,婆婆出门就捡了一颗灵芝,卖了十两银子,这十两银子一文不差地交到了林秋然手里。
婆婆说:银子多些,你以后日子也能好过点。
第三天,林秋然在后院地里挖地,挖到一个木匣子,里面竟然有金子。
婆婆说:你挖到的你带走就是。
想了又想,林秋然决定把孩子生下来。
—————
蒋思捷穿越了,穿到一本书中,成了里面的女主。
书中男主的死讯被传回老家,他新娶的妻子二话不说就打了孩子改嫁,多年后男主回乡,家里只剩两座孤坟,是女主陪着男主渡过这段困苦时期。
蒋思捷打算先去男主老家碰碰运气,谁知看见男主爹娘红光满面,二人身边一个年轻妇人身怀六甲。
蒋思捷:?
过了一年她不死心又去看,男主爹娘还在,妇人穿上绸缎,孩子乖巧可爱。
蒋思捷:??
又过一年,她还是不死心,远远看见书里杀伐果断的男主手里抱着娃,脚下追着妻。
蒋思捷:???
精彩节选:
林秋然睁开眼,看见的还是枯褐色的房梁和土黄色的屋顶,很低,压得人喘不过气来,又过了一晚,她还是没回到现代,看来是真的穿越了。
两天前,她穿到古代农家,原身是个农家女,两个多月前嫁人,嫁给了邻村的萧寻。新婚第三天,男人就从军去了,原身就在婆家生活。
萧家两位老人也算和善,又没有其他小叔子小姑子之类的,原身的日子可以算得上闲适自在,直到噩耗传来。
三日前,村里里正来萧家说萧寻战死了,尸骨无存。
听到这消息,原身的婆婆孙氏当即晕了过去。而原身一个新媳妇,刚嫁人就要守活寡,也禁受不住,直接晕死了。
醒来的就是林秋然。
林秋然醒来后,被孙氏告知了一个对她不算好,但对萧家来说是救命稻草的消息,她有了身孕。
这对林秋然可以说是晴天霹雳,男人战死了,但留下了个遗腹子。
原身才十八岁,往后日子还长。
林秋然不是原身,这孩子只能算是胚胎,她和萧寻一点情分都没有,连面都没见过,怎么会为他生孩子。尤其萧家只是普通农家,如今住的还是泥胚房,总共三间屋子,家具都是木头打的。萧家很穷,和林秋然以前生活的现代社会相差甚远,在这儿生孩子养孩子纯是受罪。
若是真留在萧家照顾孩子,那一辈子可就毁了。一个女子,还是个寡妇,如今二老还在,能帮着照看,可日后人走了,就剩孤儿寡母,日子才叫真的难过。寡妇门前是非多,尤其原身相貌又好。
退一万步讲,就算孙氏愿意她生下孩子改嫁,可是孙氏四十多岁,等孩子长大一些他们就五六十了,若是有什么意外,留下一个孩子也可怜,更可怜的是林秋然这个当娘的,管还是不管?若是真把孩子生下来之只会多个累赘。
而这消息对萧家二老来说无异于救命稻草,恨不得紧紧抓住。
萧家只有萧寻一个男丁,儿子死了,未出世的孩子就成了指望。古代人注重香火,况且,这孩子还是萧寻生命的延续。
而且孙氏醒后得知林秋然有孕,整个人是又哭又笑的,这两日把家里养的鸡宰了,给林秋然炖了鸡汤补身子。鸡汤二人一口没动,林秋然推脱,二人也不喝。
孙氏虽然没开口,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,二人愿意林秋然留下孩子。
若是原身,兴许也就答应了,可来的是林秋然。
林秋然已经下定决心不要,现在愁的是没有以后的医疗设施,打胎伤身。偶尔她也觉得孙氏和萧大石可怜,但是这个念头也就冒出过来一瞬,就被她掐死在萌芽中,这个时候可怜别人就是害自己。
现在林秋然为难的是不知怎么和孙氏说,孙氏刚没了儿子,若是林秋然说把肚子里的孩子打了,恐怕孙氏会大受打击一蹶不振,若出了什么事,林秋然就成侩子手。孙氏对这两日总给她做饭,也很关照,林秋然也不想她出事。
可是孩子两个多月,再大些,可就等不及了。
在家里闷了两天,林秋然打算出去走走,说不定能想到什么主意,比如给娘家传个信儿。
林秋然从屋里出去,以前萧家有两个大男人,在村里日子还算不错的,这两日听村里人说话,话里话外都是惋惜,说萧寻人高马大的,打猎又是把好手,怎么就没了呢。
林秋然今日出了门,又听有人说:“哎,那不是萧家媳妇吗,看样子是好了,好在是留了个种,不至于给萧家绝后。”
“那也不一定的,林家村估计得到消息了,肯定来接人,刚嫁进来就守寡,娘家能乐意,肯定要改嫁的。”
林秋然松了口气,娘家知道消息就好,不用她费心传信。
“那孩子咋办,以后生下来就没娘了?没爹也就算了,娘还不管,多可怜。”
“都是命,留着给萧家养着呗,总归是个念想。”
“要是留下多好,嫁进来就是萧家人,哪儿能由着她。”
林秋然不禁想,孩子可怜,孙氏可怜,原身就不可怜吗。她也才十八岁,放在以后还没上大学。林秋然深吸一口气,更坚定了离开的决心。她前世是爸妈是村里的席面师傅,她耳濡目染也会做菜,后来短视频兴起,她做菜拍视频学手艺,成了个小有名气的博主。
有前世的手艺在,不愁吃不上饭。
林秋然在外面转了一圈,村子不小,她得做最坏的打算。
回到家,孙氏又给她炖了只鸡,因为儿子没了,孙氏的脸色有些憔悴,精神也不太好,眼睛红肿好像核桃,让人看着于心不忍。
萧大石在一旁坐着低着头吃饭,他皮肤黑,一边吃饭一边叹气。
白发人送黑发人,谁也受不住,林秋然低着头不去看,想了想,把装着鸡肉的碗往前推了推,“你们也吃些吧,夫君走了,日子还得过,别把人给愁坏了。”
孙氏点点头,眼里又有泪水,三人闷不吭声吃完饭,孙氏把碗筷收了。
林秋然回屋歇着了,原身受了惊讶身子不太好,这两日林秋然又心神不宁,半睡半醒间,她听见屋外有声音。
“孙妹子,我来看看女儿。”
孙氏道:“亲家母快进去看看吧,萧寻走了,秋然心里也不好受,你宽慰宽慰她。”
刘氏进了屋,林秋然睁开眼睛从床上坐起来,刚才孙氏喊这人亲家母,想来这就是原身的娘。
刘氏扑到床边,哭喊着:“我可怜的闺女,嫁过来不久就要守活寡了,以后可怎么办呐。”
林秋然张了张嘴,“娘。”
刘氏擦擦眼泪,不再哭了,看了眼门外压低声音道:“我听人说你还有了身孕,你是咋打算的?要我说这孩子不能留,真生下来谁养?你公婆年纪都大了,萧寻这个杀千刀的死得又早,日后担子都得落在你头上,你一个女人,带个孩子嫁人更难。”
林秋然低着头,刘氏又道:“听我的,把孩子打了跟娘回家,等过些日子再给你相看改嫁。”
林秋然打算先回娘家,她道:“我是有这个打算,只不过萧寻刚走,若是这时候把孩子打了,公婆恐怕受不住。”
刘氏看了眼林秋然的肚子,道:“那也不能拖了,过两日我让你哥把你接回家。到时回家再说,你嫂子性子虽不好,但这种时候不能见死不救。”
刘氏压低声音嘱咐着,“这两只你稳着些,别在这档口说什么不该说的话。唉,这也是没办法的事,活人总比死人重要。萧寻也是没这个命,你也别听外面人胡言乱语,这事儿不怪你。”
刚嫁过来就出了这档子事,刘氏怕有人说自己女儿克夫。
林秋然点点头,“我听您的。”
先离开萧家,其他事以后再说。
刘氏拍了拍女儿肩膀,嘱咐她多吃些,“把身子养好了,萧寻走了就走了,你好好活着,以后好日子在后头呢。”
说完,刘氏从怀里摸出几个铜板,“你拿着,你嫂子管家,娘这儿也没多少钱,买些吃食补补。若是你公婆哭诉,你可千万别心软,就算跪下来求你,也不能答应把孩子生下来!”
林秋然:“我知道。”
刘氏又待了会儿,“那我走了,照顾好自己。”
等刘氏走后,林秋然把铜板数了数,总共八个。她把钱都收起来,又从屋里柜子拿出一个钱袋子,钱袋子里有一两多银子,也不知是嫁妆还是什么。
刘氏说过两天会让原身哥哥过来接她,到时走了她把嫁妆带走,银子给孙氏两人留半两,也省着他们日后日子难过。
很快太阳落山,孙氏在门口敲了敲门,招呼林秋然吃晚饭。
饭桌上还有中午剩的炖鸡,孙氏把鸡腿夹到林秋然碗里,“快吃吧。”
林秋然碗里的是米饭,但孙氏俩人碗里的是稀粥。
两人看着死气沉沉的,林秋然心里也不好受,可想想以后,她总得先顾自己。若是日后有钱了,她会时常来看看他们的。萧寻不在,俩人又没别的孩子,也孤苦。
吃过饭,林秋然想帮忙收拾,孙氏没让,“你去屋里歇着吧。”
林秋然也不知道何时开口和孙氏说娘家会接她回去的事儿,孙氏这样,她实在开不了口。
外面天已经黑了,林秋然打算先睡觉,门外响起孙氏的声音,“秋然你睡了吗,我和你爹想跟你说几句话。”
林秋然想,两人过来大概是要劝她把孩子生下来。
总会有这么一遭,林秋然披上衣裳把门打开,“爹娘,你们进来说吧。”
萧大石进来后低着头没说话,倒是孙氏朝着林秋然笑了笑,只不过她笑得比哭还难看。
孙氏:“秋然呐,萧寻他对不住你,刚成亲就把你一个人留下,我们萧家也对不住你。我和你爹商量了商量,你还年轻,往后日子还长,不能因为萧寻走了日子就不过了。
这年头带个孩子肯定不好改嫁,所以我们商量着,能不能把你认做我们闺女,我们给你出份嫁妆,让你改嫁。这孩子就打了吧,省得不好嫁人。”
这个决定孙氏想了两日。
这两天她和萧大石为此事吵个不停,萧大石说让林秋然把孩子生下来,萧寻已经死了,好不容易留下个香火,还能把孩子打了,这是天意,他有手如脚养着孙儿也不成问题。
孙氏自然愿意把孩子生下来,可是林秋然才刚嫁过来两个多月男人就没了,她以后日子怎么过。这孩子性子不错,况且女人生孩子就是走鬼门关,若到时候出了什么事儿,孙氏可真就受不住了。
萧寻没了,他们还要好好过日子呢。她四十二,萧大石今年四十三,真生下来了,他们日后要是走得早,在地底下也惦记这孩子。所以孙氏和萧大石商量,把林秋然认作他们女儿,操持给她改嫁,也不求别的,日后一年回来看他们老两口一次,然后为他们送终就行。
萧大石低着头不说话,最后点点头,这事就这么办了。
林秋然愣了愣,她还以为孙氏会和她说把孩子生下来。她正不知怎么拒绝,没想到听到的却是这些。
萧大石没吭声,孙氏接着道:“这几十几年家里攒了七两多银子,当初给你家聘礼二两,置办酒席花了些,如今还有五两。我们拿二两银子再给你置办一份嫁妆,剩下的就留我们二老养老,你觉得如何?”
林秋然点了点头,“爹娘,我既然嫁到萧家,你们二老就永远是我的爹娘。”
孙氏又擦了擦眼泪,“你是个好媳妇,好孩子,是萧寻他没福气。”
人死如灯灭,这也是没办法的事。林秋然宽慰几句,二人就回屋了。她松了口气,原身的嫁妆并不多,若萧家给她置办一份嫁妆肯定比从娘家出嫁好,听刘氏的语气,原身的嫂子并不好相与。
若是她能不要孩子留在萧家就好了,孙氏性子好,当萧家的女儿肯定不错。在哪儿赚钱不是赚钱,可若留下孩子必然得留着。
不成不成。
次日,孙氏和萧大石去了田里。
人死如灯灭,日子还得继续过,这两日孙氏忙着哀伤地也没下。如今是夏日,地里得时常除草,不然庄稼也长不高。
萧家有三亩地,种了稻子。两人吃过早饭就去了地里了,林秋然就在家留着,她起得晚些,锅里给她留着饭,是三个鸡蛋。
她还以为不要孩子之后孙氏就不管她了,也不会日日吃肉,谁知还是和从前一样。
她打算中午做些饭给俩人送去,她看了看,家里两只鸡已经吃完了,粮缸里还有些米面,后院的菜园子里有青菜,心里大致了解,林秋然就去摘菜了。
她对萧家村不太了解,但四周环山,这几日热,但有山环绕,气候还算适宜,不过地处南方北方她就不知道了。
萧家的菜园子在后头,用篱笆给围上,菜园子很整洁,孙氏是个过日子的人。
林秋然摘了个小南瓜,又摘了把小葱和几个辣椒。然后慢悠悠去井边洗菜摘菜,如今吃萧家的用萧家的,肯定不能光吃饭不干活。
洗菜的时候她看了眼自己肚子,说来这孩子也皮实,原身受惊讶晕了一日,这孩子都没事儿。
临近中午,孙氏从从田里往回赶,路上遇见不少给地里送饭的女人。其他人看看她也不敢搭话,还是跟萧家关系不错的一个婶子开口,“妹子咋回去?”
孙氏道:“我回去瞅瞅。”
其实她是回去做饭,但别人听了肯定说儿媳妇在家不管吗,村里的女儿,怀孕生子不算事儿,可孙氏舍不得,宁愿自己干。
只不过她一进家门随时就闻到了一股香味儿,萧家烟囱也冒着烟。
饭林秋然给做好了,但她不知道萧家的地在哪儿,幸好孙氏回来了,“娘我做了午饭。”
孙氏吸吸鼻子,心里分外动容,若是萧寻没走就好了,有这么个媳妇儿还指望啥呀?
孙氏擦擦眼睛,别过身子说道:“你身子不方便,在家躺着就好了,还用得着你做?”
林秋然说道:“闲着也是闲着,我做了点南瓜饼又炒了个南瓜,你和爹尝尝。”
萧家一日吃三顿,早上稀粥,中午两样面的饼子或两样米的饭,掺着的多是薯米薯面,晚上依旧稀粥。
但林秋然这几日吃的好,中午晚上都是白米饭炖鸡,早上吃鸡蛋。她不想光吃饭不干活,做点饭也累不着人。
孙氏笑了笑,“成,下回做熟了你就先吃,我装上给你爹拿过去,饭碗泡锅里就行,我回来洗。”
孙氏很快带着饭走了,林秋然也坐下吃饭,早上吃了仨鸡蛋,她这会儿还不算饿。南瓜饼是用南瓜白面鸡蛋做的,把南瓜擦丝,掺在一块儿调个味儿,煎出来的南瓜饼脆嫩,也很香。
而炒南瓜里面有腊肉,家里房梁吊着的,她把腊肉切片煸出油,然后盛出来炒蒜末辣椒,之后南瓜腊肉一起炒,闻着香辣很是下饭。
这是按时节才有的菜,南瓜再老一点就不能吃了,只要手艺还在,日后肯定饿不死。
而另一边孙氏抱着竹筐回田里,里面装着饭。一路上有人看她,孙氏就说这是儿媳妇做的。
这些日子没少有人戳萧家的脊梁骨。要么说两口子命不好,要么说林秋然克夫,若真克,那他们老两口岂不克子。再说商议婚事前八字都合过,就会说闲话。
这个时候给人看看林秋然会做饭,日后她改嫁也容易。
到了地里萧大石还疑惑孙氏怎么来得这么快,孙氏说道:“秋然做的中午饭,快吃吧。”
这两日俩人都没咋吃饭,心里难受,根本就吃不下。可孙氏把盖饭的纱布拿开,萧大石忍不住咽了咽口水,这两日没吃啥,他肚子瘪了两天,这饭菜看着不错。
孙氏递过去了双筷子行了,“快吃吧,吃完还得除草。”
萧大石点点头,他夹了块南瓜饼,入口饼绵瓜脆咸香十足,炒南瓜更好吃,里头还有腊肉。吃着吃着,他就忍不住哭了,要是儿子还在,儿媳又孝顺,他还求什么呀。
孙氏看他这样心里也不好受,“快别想了,过些日子,给萧寻立个衣冠冢,请村里人过来。”
萧大石抹了把眼睛,点点头。
饭菜好吃,可俩人嘴里没啥滋味,孙氏吃完把碗在井边洗了,俩人又除了半日草。等太阳落山,其他地里人都走了,二人才往回走。
萧家的地远,在林子旁,回去得穿过树林,地里黑,孙氏走得小心,走着走着她扯了扯萧大石的袖子,“他爹你看那是啥?”
萧大石顺着看去,有点子像蘑菇,是橙红色的,孙氏跑过去看,好像是朵灵芝。
萧家村附近的山上的确长灵芝,也有采药人专门采这个,以前萧寻打猎就见人采过,可是不好找,物以稀为贵,真采到能卖大价钱呢。
孙氏找中午带饭的篓子,把灵芝摘下来用布包上,这可是好东西。
老两口心里紧张,又看看左右无人,赶紧往家跑。
林秋然晚上用红薯和米煮了粥,没做菜,弄了些咸菜。
孙氏又给林秋然煮了俩鸡蛋,她飞快吃完,把白布盖着的灵芝给林秋然看,“秋然,我和你爹路上捡的。”
林秋然借着烛光看了一眼,红褐色的伞盖,还是半圆形,面上很是光滑,有她手这么大,看着不太像真的。
林秋然问:“这是灵芝?”
孙氏道:“就在路上一棵树旁边,老远我就看见了,明儿给卖了去。”
萧大石咳了两声,孙氏回头,见萧大石一直给她使眼色。
林秋然也看见了,她低下头,“娘时辰不早了,我先回屋了。”
其实萧大石不使眼色她也知道,这是孙氏他们捡的,跟她没关系。
看林秋然回屋,孙氏瞪了萧大石一眼,“咋回事儿你。”
萧大石闷声道:“你说这多干啥。”
都要把孩子打了改嫁去,他们捡的关林秋然啥事儿,防人之心不可无。
孙氏道:“怎么不能说了,秋然嫁人,那也是从萧家嫁出去,咱们无儿无女,不对秋然好些,日后给送终的都没有。这东西我明儿就给卖了去,银子给秋然当嫁妆!”
*
次日,林秋然醒了锅里还有三鸡蛋,她轻轻叹了口气,她打算等娘家来人了,和刘氏说在萧家改嫁的事。
平心而论,孙氏性子很不错,只可惜……
中午,孙氏从外头回来了,林秋然也把饭做好了,今儿做的是青辣椒茄子,茄子是蒸的,辣椒用火烤,把表皮烤成虎皮状之后撕成条,最后和茄子拌在一块儿,调料不多,林秋然用的蒜末和小辣椒,最后简单调了个味儿。
主食就是红薯面白面做的饼子,但是她也不知二人去了哪儿,只能在家里等着。
孙氏急匆匆回来,到家后把门都给关上了。
孙氏:“秋然,昨儿的灵芝娘给卖了,卖了十两银子。这钱你拿着吧,以后嫁了人,日子也好过点儿。”
林秋然道:“娘,这钱你们留着就行了,这我不能要。”
萧家愿意给她出一份嫁妆就已经很不错了,没了儿子孙氏也伤心,两人该留下些养老钱,为以后做打算。
孙氏说道:“给你你就拿着,秋然,我跟你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,家里这么多年下地打猎都没见到过这东西,这回萧寻走了就捡到了,肯定是他在天之灵守着你的,也想让你以后日子好过一点。你想想,那条道又不是没人走,咋就让我看见了呢?”
嫁过来好好的头婚成二婚了,要是嫁进来几年萧寻出了事也就罢了,可才两个多月,这也是为何孙氏总觉得对不住林秋然的原因。
林秋然道:“娘,这也是萧寻给你们的心意。”
孙氏骂道:“他若真有心意,就该好好活着。他一走了之倒是轻巧,留下的人为他伤心。”
林秋然见孙氏又要哭,赶紧道:“那这样吧,我拿五两,你和爹留一半,这银子我不能全要。”
孙氏点了点头,深吸一口气,把其中五两碎银子给了林秋然,“你给收好,我去给你爹送饭去。”
林秋然在心里叹了口气,把装好饭的竹篮子递给孙氏。等人走后,她自己坐下吃饭,今儿虽没肉,可是辣椒的辣味配着软烂的茄子,入口吃着极好。
就是饼子有些干,但是把菜裹到饼子里了,吃着也很下饭。这是以前林秋然常吃的雷椒皮蛋茄子的简易版,皮蛋萧家没有,但是茄子和辣椒管够。
下午林秋然睡了一会儿,就去菜园子除草了,孙氏和萧大石做的也是这些,夏日雨水多草长得也快,若是不勤着除草,草长得快会跟地里庄稼争夺养分,时间长了长得比庄稼还高,庄稼自然就不结粮食了。
太阳有些晒,林秋然找了一个草帽戴上,拿了个小锄子和板凳去菜园子。
她是坐下,把一片地锄干净了再挪去别处。
明儿娘家估计就来人了,等说一说改嫁的事儿,再把孩子给打掉。或许原身想留着这孩子,可林秋然一个从现代穿过来的,实在没办法说服自己给人当娘。尤其夫君死了,孙氏和萧大石年纪也越来越大,日后担子肯定都压在她一个人肩上。
这般想着,锄子挖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,林秋然愣了愣,又往下挖了两下,是个四四方方的小盒子。
像是个老东西,因为上面有些锈,盒子还有锁,锁也锈了。林秋然用锄头砸了两下,锁头就掉了,东西也露了出来。东西用布包着,布料看着很细腻,就是有些腐败。
林秋然掂了掂,还有点重量,她怕是什么不好的东西,只敢抖开,一个金灿灿的镯子还有一对金耳钉就掉了下来。
林秋然这回是真的愣住了,她这是在萧家后院的菜园子挖出来了金子?
那应该是孙氏什么时候藏在这里的吧。
林秋然把东西收好,地也不锄了,赶紧把东西带回屋。这被她挖了出来,若是孙氏日后再找,找不着还得着急。
而另一头,孙氏跟着萧大石把地里的草锄得差不多了,三亩地也不算多大,除草又不是多费事的活,就是弯了一天腰,腰疼。
萧大石还因为孙氏把银子给了林秋然生气,生气就生气,孙氏可不管他。总不能说着拿人家当女儿看待,却处处提防吧,如今俩人儿子没了,也只剩林秋然一个指望,再怎么说林秋然也比萧家那些亲戚好。
如果这些银子拿过去,恐怕连个响都听不着。
傍晚回家,孙氏还特地去昨日那棵树下看了看,今儿是没灵芝。这样的好东西顶多捡一次,还能次次捡。
孙氏和萧大石扛着农具回家,看二人到家了,林秋然松了口气,“娘,我今儿去菜园子里除草了。”
孙氏道:“那活儿不用你做,哪天早上你爹去,你歇着就成。”
林秋然点点头又道:“然后我在地里挖出个东西,这是您之前埋的吧。”
财不外露的道理谁都懂,有什么好东西肯定都藏起来,也省着日后家里进了贼被洗劫一空。
孙氏却神色不明,“我没往菜园子里埋过什么呀。”
林秋然赶紧把匣子拿了出来,“东西我看了,但没动,一个镯子一对耳钉都在里面。”
孙氏一愣,“秋然啊,这真不是我埋的啊。”
孙氏还仔细看这盒子,是木头的,上头有花纹,她又看了看里面的东西,镯子和耳坠很干净,也很好看,萧家怎么可能有这样的好东西。
孙氏摇了摇头,“这我没埋过,家里也没这东西。如果有,早就跟你说了。”
林秋然疑惑地看着盒子,那这真是她从菜园里挖出来的?昨日孙氏刚捡了灵芝,今儿她就菜园里挖出金镯子。林秋然觉得没准儿是假的,可镯子金灿灿的,这个时代又没造假染色的技术。
孙氏怕给弄坏了,只在耳坠的金叶子上轻轻掰了一下,“能掰动,是金的,就是不知道是什么人用的。估计是从前有人逃难到这边埋到地里了,后来家里种菜,地翻来翻去就到上面了,既然是你挖的,那你就拿着。怕不吉利就给当了,看份量不轻的。”
林秋然点了点头,把东西收了起来。有银子傍身,她可以开间小铺子或是租个小摊位,还能养好身子。
她冲孙氏笑笑,“多谢娘。”
孙氏说道:“有啥好谢的,本来就是你挖出来的,倒也是个喜事儿。”
林秋然点了点头,打算换了银子,再给两人留下些。
没自己的事,农家都是日出而做日落而息,林秋然就回了自己屋,她把银子啥的放一块儿,金镯子金耳钉,还有以前赞的加上孙氏给的,加一块有八两多银子。
这个时代,在乡下有这么多不少了,这镯子估计还能当个十几两银子。
林秋然躺在床上,在村子里,其他人家人多,都是挤着,她能一个人住一间房已然不错。
她伸手摸了摸肚子,还是没什么感觉,她不是原身,对萧寻没有感情,对孩子也没什么感情,这两日该吃饭吃饭,该干活干活,也没害喜难受过,总的来说这孩子很听话。
若说舍不得,没有,但这两天发生的事,不得不让林秋然多想了些。离开萧家改嫁是一条出路,若把孩子打了嫁给一个人品好的,在这个时代有个依靠也不错。可若是嫁得不好,那就完了。
这个社会,嫁了人估计还要生孩子,没准儿还不如留在萧家呢。
现在有了钱,说不准她可以把这孩子生下来,好好教养,还有孙氏萧大石帮忙带着,而且看孙氏性子不错,相貌也还成,想来萧寻也不会太差,那基因就不错。
何况这个时代医疗设施简陋,打胎也伤身,所以林秋然犹豫着要不要把这孩子生下来。
如今银子是不缺,这些意外之财应该足够在这个时代生一个孩子。孙氏觉得捡灵芝是因为萧寻,可她总觉得是因为这个孩子。
起初她怕生孩子一是怕萧家二老性子不好,最后把担子给她,可经过这几日相处,孙氏性子和善,也很体谅她。也没因为她要把孩子打了,就少给她吃什么。
萧大石老实不爱说话,但能干活。
一个出嫁女,娘家嫂子没准儿还惦记她的东西。
晚上吃饭,林秋然依旧有鸡蛋。夜里林秋然还想着这些事儿,但没失眠,很快就睡着了。
次日一早,林秋然醒了,不见孙氏和萧大石。她去菜园子看了看,孙氏在除草,这回孙氏锄的比以往都深,就是怕还有人埋东西,但什么都没有。
孙氏也就放弃了,还能回回捡钱。
林秋然问孙氏,“爹呢?”
孙氏道:“到河里捞鱼去了。”
家里鸡没了,坐小月子也得养着身子,喝些鱼汤正好。上回刘氏来了,孙氏估计今儿还过来,到时候她好好和刘氏商量商量。
孙氏道:“给你留了鸡蛋,快吃去。”
家里鸡蛋都是攒的,现在也快吃没了,她得去跟别人家换些去。
林秋然点了点头,从菜园子出去,正巧,萧大石从外头回来,他一前一后挑了两个竹篓子,林秋然远看,都是比小臂还长的鲤鱼。
一个早上捞了两篓子鲤鱼?
萧大石道:“快招呼你娘去,放水里给养着,能吃好久呢。”
林秋然赶紧去菜园子,她压着声音,“娘,爹回来了,招呼你过去。”
孙氏拍拍身上的土起来,“这么快。”
回家看见两篓子鱼孙氏愣了愣,然后把大门关上,赶紧去找木盆木桶,能用的都用上,把这些鱼放出来养着。数了数二十一条,这得吃多长时间?
孙氏道:“你倒是能耐了,抓这么多,还都是活的。”
以前也打鱼,就没见打这么多的。
萧大石道:“今儿也是运气好,河里鱼可多了,一捞好几条,一捞好几条,还没别人。我把小的放了,净留了大的,那还这么多呢,怕人看着就赶紧回来了。”
萧家出了事,可眼红不分时候。
孙氏朝林秋然笑了笑,“这够吃好久的了,一会儿娘给你炖鱼汤喝。”
林秋然点了点头,心里有些动容。
萧大石把鱼搬到阴凉地方,林秋然想帮忙,孙氏让她歇着。
林秋然也没歇多久,因为娘家来人了。刘氏今儿是带着儿媳余氏过来,儿子没过来。
余氏眼看着萧家门口摆了一盆鱼,又看孙氏在厨房炖鱼汤,眼睛叽里咕噜转着。
刘氏和孙氏打了个招呼,就去屋里看女儿了,关上门,她急着道:“你婆婆咋还炖鱼呢,你可说了不要这孩子?”
林秋然犹豫着点了点头,刘氏松了口气,“那一会儿就跟娘回去。”
余氏道:“着啥急,妹子,哪儿的鱼呀?这老两口倒是有点良心,要我说妹子改嫁萧家还得出一份彩礼,我妹子好好的黄花大闺女刚嫁过来男人就没了,还怀了个孩子,总得补偿一二。妹子你放心,你的好日子在后头呢。前两日我帮你相看了一个,前头的死了,家里有俩儿子,愿意出五两银子的彩礼。”
余氏笑着,“你这头婚虽然不咋地,可后头这个嫁过去就是好日子。”
林秋然皱着眉:“鳏夫?”
余氏道:“鳏夫咋了,你不也寡妇嘛,这彩礼高呀,你一个死了男人的能有这么好的亲事,就烧高香吧。”
林秋然道:“娘,嫂子,就算我回娘家,也不想那么快嫁人……”
余氏拔高声音,“不嫁人干啥?在家里吃白饭啊。”
林秋然看了眼刘氏,刘氏低着头,把女儿接回去儿媳就不高兴,其他的她做不了主。
“妹子,我可劝你一句,别挑了,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,再想找到这么好的后悔也晚了。”
林秋然这几日理了理原身的嫁妆,一个柜子,两身衣裳,两床被子,就没别的了。原身娘性子软,家里嫂子当家她也做不得主。但好歹是妹子,刚死了夫婿没了孩子,就要给卖了换彩礼。
还不如婆家呢。
林秋然刚想说些什么,孙氏就推门进来,“什么玩意,有俩儿子的鳏夫,这算什么好人家。亏你们还是亲娘亲嫂子,快出去出去。我今儿把话放在这儿,秋然嫁到我们萧家就是我们萧家的人,就算改嫁也得从萧家改嫁!”
林秋然愣了愣,看着孙氏忘了说话。
余氏扬扬下巴,神气道:“婶子,这事可由不得你,怎么说秋然也是我林家人,关萧家什么事,你可别咸吃萝卜淡操心了。”
林秋然:“娘,嫂子,你们先回去吧,我又不是傻子,何必打了自己的孩子去养别人的孩子。本来我也打算回娘家说一声,你们过来也省得我过去,我打算留下这孩子,你们回去吧。”